乔贤论坛

标题: 中美关系或趋回暖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天火    时间: 2010-10-11 17:44
标题: 中美关系或趋回暖
薛理泰

  这次中、美军事交流中断已近十个月。今年1月,奥巴马政府通知美国国会,将出售价值64亿美元的军备给台湾。北京认为,此举触犯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于是宣布停止中、美两军的互访项目。其后,中方又以“时机不方便”为理由,拒绝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既定的访华行程。

美中关系逆转对中国更不利

  如今中国和美国已经决定恢复双边军事交流,两国国防部长将于本月12日藉首届亚细安加八国国防部长扩大会议之机,在河内举行会晤。实际上,两国恢复军事交流,中国可能获取更大的利益。理由显而易见:既然双边军事交流在今年初中断以来,在一连串的反应及反反应的过程中,中国受到的伤害远甚于美国,则两国恢复军事交流以后,无疑中国将获益更大。

  今春以来,中国遭受了多年未有的外部压力,一系列不测事件接踵而来,而黄海军演,而南海风波,而美国航母高调访问越南,而钓鱼岛争端骤起,可谓中、美军事交流中断的衍生品,以致余波荡漾,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波次冲击。追本溯源,美、中关系出现了逆转的趋势,成为系列性风波的源头。

  多年经验证明,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中关系发展平顺,则中国四周风波不起;美、中关系逆转,则中国周边狼烟四起。这似乎成了一条规律。

  究其原因,无非几条:一是中国同不少邻国之间确实存在着历史性的恩怨情结以及现实性的利益冲突,而至今丛林规则还在国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美、中两国在综合国力以及国际整合能力上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事件的演变过程中,强者操控在己而弱者俯仰由人;三是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事件演变的节奏大大加快,一旦美、中关系发生了变化,设若美国借此发挥,借力使力,后果很快即可在中国周边关系中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中国要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维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要维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势必至少要维持中、美关系大体上过得去。至于中、美关系是否进展顺利,则往往体现在两国军事交流是否正常。

  即使在过去,美、中关系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决非一帆风顺,而且易受外部世界情势的转变而发生变化。近年美、中关系风浪迭见,有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体现出双边关系结构性的脆弱。

军事交流为美中关系晴雨表

  中美两国关系的演变似乎出现了一条潜规则,即几乎每当两国关系恶化时,首先就体现在军事交流上,一方决定中断军事交流,而一旦两国宣布恢复军事交流,则预示两国关系不久即将回暖。军事交流之所以成为评估双边关系的晴雨表,既表明两国关系结构性的脆弱,也体现出军事问题在中、美两大国关系中的敏感性。

  过去三十年中,美、中两国军事交流时而进展顺利,时而波涛陡起。1989年6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对华制裁措施,美国国防部长切尼随即宣布暂停对中国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和国防部长秦基伟既定的访美安排,双边军事交流即告中断。1994年,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惠滋和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先后互访,才又恢复了两军高层交往。最近这次双边军事交流中断,则如前述,是由中方作出决定的。

  实际上,从某一个侧面而言,国际关系犹如人际关系,即使产生了严重不满甚至忌恨心理,也切忌率尔同对方破脸。一旦彼此撕破脸皮,则国力更强大的一方顿时无所顾忌,接连出招,陷己身于被动。回顾一下,当时北京中断同美国的军事交流,仅作姿态而已,并无补于实际,反而招来一连串压力,诚所谓“慕虚名而受实祸”,智者弗为也。

  尤有甚者,国力较弱的一方若与周边邻国发生冲突,这些邻国有机可乘,胆气益壮,而且有恃无恐,发起挑战时显得肆无忌惮。值此情况下,国力较弱的一方担忧牵一发而动全身,处于形格势禁的地位,权衡轻重之后,只能隐忍不发。如此,则对己伤害已经造成了。中、美战略博弈一番以后,当前形成的态势,其源盖出于此。

  至于钓鱼岛争端酿成的中、日关系的僵局,也受到中、美关系走向的牵制乃至左右。中、美关系隔阂横增,日本政坛强硬派为之气壮胆大,这就是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立场转为强硬的基本原因。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中关系固然受到美、中关系的制约,本身却也有独特之处。从以往日、中互动关系的过程来看,概言之,假若美、中关系良性互动,则日本受到刺激,往往主动促进日、中关系,甚至走在美国前边;一旦中、美关系受挫,则日本强硬姿态趁机破土而出,对华态度之恶劣,甚至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东京处理日、中关系的这个特点屡试不爽。

  最近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公开抱怨外务省,指其拖延征询中方意向,耽误他拟在河内会晤中国国防部长的计划。而日本外务省居然迟迟未向中方发出公函,而外务省迟未行动又是受制于外相前原诚司的立场。当初北泽就责备外相前原诚司出于个人英雄主义情绪而坚决主张逮捕中国船长。

  如今防卫相同外相的矛盾竟然公诸于世,说明日本政府高层远不是铁板一块,也存在着让中国借力使力的空间。譬如梁光烈部长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在河内拨冗会晤北泽,也不失为彰显稳健观点而抑制强硬派的一招。

作者是史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联合早报》




欢迎光临 乔贤论坛 (http://qiaoxia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