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贤论坛

标题: 希望小学为何不能美丽一点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天火    时间: 2009-10-24 02:14
标题: 希望小学为何不能美丽一点

被誉为“中国最美希望小学”的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中新社 饶国君 摄)
    毛建国  作者文集

    8月26日,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正式开学。据悉,这所小学花费350万,是建17所普通小学的花费。(8月27日《重庆晚报》)一时之间,不少网友纷纷“拍砖”质疑。  

    既然以350万可以建17所希望小学,就有“热心人士”质疑,为什么不把350万元用来建更多的小学?言下之意,是捐建方中国海外集团哗众取宠、铺张浪费了。

   这种态度不能不令人遗憾。首先,“热心人士”可能不知道,20万元即使在农村建一所小学也并非易事。一个学校,绝不是简单的几间的教室组合,它总得有办公室吧,总得有桌椅板凳等教学设施吧?我们提供的学校,总得让孩子们在里面住得安全、舒适,而要做到这一点,20万元显然难以承担。

   其次,“热心人士”可能对希望小学形成了惯性认识,认为希望小学就不应该漂亮,就不应该有健全的设施,其实,这是对希望小学的误解。希望小学绝不是廉价的代名词,过去一直说的捐2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只不过是最低标准。如果社会力量充足,为什么非要拘泥于20万呢?为什么不能把希望小学建得漂亮一些呢?
   笔者一直认为,在任何一个地区,学校都应该是最漂亮、最安全的,希望小学同样如此。但长期以来,鉴于投入教育的财力有限,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捐建希望小学,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学生,才提出了20万建一所希望小学,其本意并非说希望小学就一定要简陋。作为广大网友,我们希望边远地区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读书的地方,难道我们就不希望他们也有一个条件好、美丽的的读书场所吗?难道我们就不希望他们也有城市学校一样的体育场和电脑室吗?

   再说,捐建项目也应该尊重捐款人的意愿。如果捐款者认为可以把钱均匀地分给更多的学校,我们当然应该尊重;倘若捐款者认为,与其建10所条件一般的希望小学,倒不如建一所高标准的希望小学,让乡下娃与城里娃一样拥有优质的教学环境,那么,我们同样应该尊重。社会是多元的,捐助的方式也是多元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对自己言听计从。每个捐款者都有表达自己捐款意愿的权利,这一点无可指责,动不动就口诛笔伐,光逞语言暴力之快又有何益?
   
这些对着“最美希望小学”指手画脚的“热心人士”,在一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当中,还在指责损毁的校舍如何质量低劣,甚至大打“悲情牌”。如今他们似乎忘记了灾难的无情,转而颐指气使,前后不一的态度让人顿感这些“热心人士”的尖酸与刻薄。校舍建设花钱少了,就大骂校舍是“豆腐渣工程”;校舍建设花钱多了,又责怪校舍太奢华太浪费,这些人看似关心学生,其实根本就没有为学生考虑。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的言论,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心态,纯粹是一种变态的癫狂,实在令人不齿!
    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教室上学,我们更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住进既安全又美丽的教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最起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希望小学不仅要有,还可以如此美丽。




欢迎光临 乔贤论坛 (http://qiaoxia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