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清溪款兰亭雅集笔筒
制造年代: 清
材 料: 竹
规 格: 高11.5厘米
收 藏 地: 香港艺术馆
介 绍
此类小笔筒,真正的实用价值不大,往往只是作为玩赏之物的摆件。
于竹上刻竹,是明清时期常见的一种手法,竹制的笔筒上常见刻有竹林,所以竹林七贤、兰亭雅集等都成为流行的题材。清溪到底是何人,至今尚未有研究,但是落款清溪的竹刻作品,却是清代中期竹刻艺术中不可忽略一篇。这件作品为我们继续追寻这位竹刻大师提供了又一盏灯光。
相传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集会,会上各人作诗,由王羲之作序。《兰亭集序》传为王最为成功的法帖一部,后失传。
笔筒外壁刻有兰亭雅集场景一幅,上部有文人雅士于竹林中清谈作诗,下部是曲水流觞的场面。后有《兰亭序》的节录。笔筒题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出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款落:丁卯秋七月既望 清溪山人作。字体为行楷笔不连属,颇为工整,和嘉庆时期风格相类似,是清中期的面貌。
根据叶义先生考,此作品成于19世纪,凡山石、树木多在竹材表面着刀,而屋宇、舟船、人物等则凿去四周,而刻成浅浮雕。清前期以降,高浮雕日趋低薄,这件浅浮雕竹刻笔筒,是典型的清中期的风格。市场估价:人民币25,000元。
古董竹刻器物一般比较好辨认,因为仿冒的必要不大,再者真伪区别分明,所以收藏时所担风险较小。仅仅是十数年前,类似的竹刻笔筒的价格不过才几十元而已,如今的身价已非当日可比,可见其升值前景还是相当好的。
常常打蜡是保证竹子不干燥崩裂的好办法。竹丝干燥时易翘起,因此在清洁时得注意不要弄断竹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