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贤论坛

标题: 24岁农妇背着孩子上小学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天火    时间: 2009-11-23 02:09
标题: 24岁农妇背着孩子上小学
《法治快报》 记者 陆寿青 通讯员 石锡宁
    在上林县乔贤镇龙头村,近一年来,24岁的程珍玉和16岁的韦银妹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两位新闻人物。这则在当地堪称前无古人的新闻来由是:已是一个一岁半男孩妈妈的程珍玉和比她小8岁的韦银妹为了改变文盲人生,毅然冲破世俗,做出了惊世之举,双双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成为龙头小学一年级2班两名特殊的学生。
    小学课堂来了俩“大学生”
    4月21日,星期四,春光明媚。下午4时,记者来到距上林县城50公里外的龙头小学。此时正值晚读,校园里一片琅琅书声。     龙头小学有1至3年级共150多名学生。程珍玉和韦银妹所在的一年级2班在二楼的头一间教室。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韦彩虹正领着学生朗读课文《四个太阳》……     全班29个学生,分成4组。往教室里看,一眼就看到坐在后排的两个“大学生”。一会儿,韦老师教同学们用手在空中一撇一捺地练笔划,程珍玉和韦银妹也高高地扬起右手,有节奏地划着,整个教室一片飞舞。
     下课铃一响,一帮五六七岁流着鼻涕的小朋友顿时你追我打,有的还站到课桌上嬉戏。韦继镇小朋友今年6岁,咧嘴一笑,满口蛀牙,他和程珍玉同在上凸屯,按辈分,小继镇该叫程珍玉做婶,谁又想到,这婶侄俩如今居然是同班同学!
     “她是程珍玉同学!”“她是韦银妹同学!”记者问小继镇平时怎么称呼“程婶婶”,呼啦啦地一大帮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程珍玉也开心地笑着,仿佛也是六七岁的孩子。
    往事不堪回首
    程珍玉出生在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秀龙村那江屯,有3姊妹,她是老大,小时候爸爸很少关心她们,整天东游西逛。更伤心的是,程珍玉7岁时,狠心的妈妈撇下她们3姊妹,竟独自离家出走了。“那时我小妹才5个月。”程珍玉哽咽着告诉记者。
     为了寻找妻子,程珍玉的爸爸整天外出。3个孩子只好今天在伯父家吃一餐,明天在叔叔家吃一顿,半饥半饱地过日子。家庭的不幸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打碎了程家3姐妹的求学梦。     韦银妹的童年和程珍玉相似。韦银妹家住乔贤镇龙头村板总屯,也是兄妹仨,她是老小,3岁时妈妈也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由于贫穷,银妹才读了一个学期的书即辍学回家。这些年来,小银妹在家帮家人干着农活,一有空就到附近的宝石加工场里做小工,一分一角地积攒着学费,一心期盼着有一天能重返课堂。
     2003年9月,程珍玉生了个儿子,当上了母亲。就在次年春季学期,常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婴儿站在村中学校的窗口外,眼巴巴地看着孩子们读书。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心渴求入学的程珍玉。
     正在上课的樊梅花老师好奇地问程珍玉来学校干什么,程珍玉羞答答地说,她也想来学校上学。樊老师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不在意地说:“可以呀。”但哪里想得到,对程珍玉来说,这一声“可以呀”竟是那样的梦寐以求。
    石破天惊之举
    转眼间,2004年9月,新学年又开学了。
     在龙头小学任教的韦彩虹和程珍玉同在上凸屯,是姑嫂关系。那天,见嫂子走进学校,说也要上学,韦彩虹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问,见程珍玉坚定的神情,韦彩虹才知道嫂子是当真的。     24岁农妇上小学一年级,这可是稀奇事。韦彩虹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向中心校领导汇报。一样拿不定主意的中心校领导吩咐韦老师,让她再观察两三天,看程珍玉是否真的要上学,然后再作定夺。     程珍玉要上学的事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山村。许多人说:“都那么大了还和穿开裆裤的孩子一同去上学,不害臊?”
     可铁了心的程珍玉哪管得了那么多。她说:“我可不管那么多,只要认得字就行。”在程珍玉的心里,不认得字才是最害臊的事。     经过注册,已经24岁且已当上妈妈的程珍玉真的上学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听说程珍玉上学了,在宝石加工厂做小工的韦银妹也鼓起勇气,跑来一起上学了!小小一所乡村小学,一下子来了两个“大学生”,整个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人们的议论更加热烈。
    奖状偷偷藏柜底
    从那时候起,每天清早,其他农妇下田种地上山干活,程珍玉给孩子喂完奶后,就背起书包骑着自行车上学去了。有时,家婆太忙顾不过来,程珍玉只好背着孩子去上学。她的孩子倒也乖巧,妈妈上课时不哭不闹,而是在教室里到处跑,一会儿爬到小哥哥的凳子上,一会儿窜到小姐姐的旁边,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面对特殊的两个学生,起初老师们也很尴尬。韦老师说,头一个星期,给程珍玉发作业本时,一时改不了口,常“大嫂大嫂”地叫。可在课堂上老师岂能管学生叫大嫂,直到过了一个月,韦彩虹和程珍玉的师生关系才真正建立起来,而小孩们也从好奇到习惯,一个劲地叫“程珍玉同学”和“韦银妹同学”了。
     读一年级之前,孩子们都经历了幼儿园的教育,所以老师教起来相对容易。而程珍玉和韦银妹则从零开始,学起来自然吃力。负责该班教学的老师为了因材施教,没少费脑筋。     因为失去才懂得珍惜,两名“大学生”为此上进心很足。上学期,程珍玉当上了班主任助理,而韦银妹则当上了班长;这学期,两人双双当上了学习委员。学习方面,上学期期末考试,两人双科总成绩都得了181分,双双获三等奖。     平生以来捧回第一张奖状,程珍玉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可看到小同学们成绩比自己还好,她又觉得不好意思,奖状拿回家一直不敢张贴,偷偷藏到柜子底。
     兰常荣打趣妻子:“那么大了才考这点分。如果我去考,不考个两三百分回来才怪呢。”嘴上这么说,可两人心里都乐坏了。要知道,才上了一个学期,程珍玉不仅学会了a o e汉语拼音,学会翻字典查字念字识字,而且学会了造短句,甚至能简单写一些日记了。而这一切,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家婆高兴地说:“儿媳识字了,以后孩子病了可以单独上医院拿药;农药如何使用也不愁;更重要的是,往后孙子大了,她妈妈还可以教他识字。”
    一石激起千层浪
    程珍玉和韦银妹勇敢求学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两个学期,龙头小学都为她们减免了部分学杂费。今年春季学期,上林县大丰镇三铃摩托车行向这两名特殊的学生捐赠了2000多元助学金,还给她们赠送了一些学习用具。县法院和教育局等单位亦为她俩捐了款。
     程珍玉和韦银妹求学精神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目不识丁的大妈跃跃欲试:“要是再年轻几岁,我们也上学去,认得字了不用求人。”
     县教育局副局长莫安才则表示,两位高龄小学生的求学精神令人感动,但从侧面上却为全县的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今后一定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实施好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减少、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程珍玉的爱人一个星期前已往广东打工。离开龙头村小学时,她和韦银妹无限憧憬地告诉记者,只要条件允许,她们一定把小学的课程读完。

(转载自法治快报)
作者: 21146384    时间: 2009-11-23 21:31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欢迎光临 乔贤论坛 (http://qiaoxia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