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中学地理课的机缘,促使我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地球内部岩浆的运动规律。经过综合研究,终于发现岩浆自东往西倒流:并根据线速差的原理,确定赤道和赤道附近存在“速流沟”;又根据液体的特性一不“允许”沟存在而作出“填平”的反应,推断南北中、高纬度的岩浆,会涌向“速流沟”,形成要“填平”速流沟,却永远也“填”不平的循环态势。
岩浆向西定向流动,必然引起板块推进,由于表层岩浆流向的不完全一致,引起板块牵扯、挤压,加上地壳厚薄不均,容易断裂,因此就发生地震。根据这个原理,我于一九八九年写了第一篇短文:《试论中国的地震机理一兼谈泥石流的成因及其预测方法》。文章寄给某专业机构。不久,收到一位研究人员的回信,大意说,我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非常佩服你的想象力。
不幸,一九九七年初,我失去了小儿子!沉重的悲痛,巨大的心灵创伤,把我击倒。是王有亮医生和老战友覃启昌同志以及许多友人给我精神上的慰勉和支持,才使我渐渐复苏。直至一九九八年三月,经过反复的思考和酝酿,才写成《地球十二大谜与地震》一文。这篇解谜论文的最初读者是我的一位学生刘凌峰和王有亮医生。王医生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兰州化工学校。他读过论文以后认为岩浆定向流动引发地球一系列问题这种观点,符合地球内部运动的实际情况。他把论文带给他的岳父、著名画家罗鼎华先生;罗先生看后认为说理清楚,逸俗易懂,就给论文题词:“勇探地球奥秘,敢攀科学高峰。” 二OO一年五月,我将上述解谜论文印成小册子,寄给各省地震局和一部分大学图书馆。结果,只收到极少数学校的回信。这本在意料之中,因为,“人微言轻”,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
二000年至今,我的主要任务是相继带两个小孙子。这期间,我断断续续写《再揭地球十一大谜》这篇文章。至此,几篇解谜文章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地球二十五大谜与地震》这本小册子。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为什么把《科学家的失态》这篇文章收入小册子呢?这是因为,这些年来,一些科学家喜欢吹科学泡泡。这些科学泡泡虽然不能改变伟大的大自然,但它起到混淆是非,愚弄世人的作用。如果他们的计划真的成为现实,那肯定会爆发全球性超级大地震。吹科学泡泡的思想基础是“人类万能论”,而恰恰是“人类万能”的思想,导致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这是非常危险的。其实,大自然要“修理”人类,易如反掌。
《关于“几克物质大爆炸形成宇宙”的质疑》一文,初稿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后于二000年三月再次修改定稿。现收入《也球二十五大谜与地震》。这是关于宇宙论的发言方式。
直到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资料,才知道,中国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即宇宙是无限的主张,比欧洲十六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的理论早一千多年。但因缺乏资料,不知道上述这两位科学家是怎样推导,才提出“宇宙无限”。的理论。我是通过对时间、空间、物质的推导,得出“宇宙无限”这个结论的。
“大爆炸”论风靡全球,为了圆“大爆炸”论之说,“宇宙膨胀” 论应运而生,而最先“发现”宇宙“膨胀”的,是一位前苏联宇航员。其实,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像一粒细沙,宇航员离开地球几百公里,就能感知宇宙在膨胀吗?你硬说宇宙膨胀,就必须阐明宇宙的中心点在哪里,然后才能“测”出宇宙的边缘线离中心点越来越远。其实,产生“膨胀”这种错觉,是因为宇航员离开地球之后,在失重的情况下,产生离心感。应该说,宇宙各个星系,每时每刻都在作基本有规律的运动,这才是人类观察太阳系有规律的运转应得到的启示。
张桂
2 0 08年1 0月2 1日
作者通讯处:中国广西上林县桥贤中学
邮政编码530511
Name:
zhallggui
horne Addres s:Qiaox Jan Middle school of Shangl j n guangxi
Chi na
Po S t Code:530511
附录文章三篇
人类万能吗?
张桂
相对于大自然来说,人类是非常渺小的。大自然不费一张图纸,就能创造万物,各种动植物,都是大自然极为精妙、复杂而又符合科学原理的设计。人类是大自然设计的“机器人”。如果人类缺乏自知之明,肆意破坏大自然,必遭祸殃,甚至灭顶之灾!
——上面这段话,是笔者应某文化单位之约写的几则言论中的一则,概括了笔者的大自然观,道出了一种“危言”。
当人类还是“自然人”的时代,对大自然是相当敬畏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工业的兴起,人类渐渐:忘乎所以,渐渐傲视造物。
工业发展本是好事,但由于资本主义的无序竞争,许多自然资源遭到掠夺性破坏。其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广大森林遭到肆意砍伐就是最明显的事例。有的被划为幽家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带,如亚马孙原始森林带,正不断遭遇盗伐的厄运。在广西,某座大山原本森林茂密,原生林涵养了多处水源,山上溪流四季不断,可是,却有“经济能人”发威,把茂密的原生林砍掉,种上所谓“速生经济林”,结果每到秋冬,山泉无声,山溪断流!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森林是净化空气的主力军;森林能够创造小气候,缓解水旱天灾,难怪有识之士把森林称为“地球卫士”。
如今,地球变暖,全球响彻“减排”的呼声。“减排”固然重要,但卫护森林的举措能无视吗?由于人为破坏,山火肆虐,地球上森林面积正以每年十万甚至几十万公顷的幅度在速减。究其根源,与“人类万能”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二十世纪末叶以来,在“经济建设”的名义下,破坏大自然的蠢举比比皆是。许多大好的山体,被取石者狂轰滥炸,原生林被毁掉,弄得面目全非。遇上大暴雨,难免上演山体滑坡、山毁人亡的悲剧!某县一老板跟权力联手,便大模大样地在地区级风景区炸山取石(该风景区曾令徐霞客留连忘返,赞叹不已),此举非但未受到任何指责,最终,该老板还被权力授予“重大贡献奖”!这就是破坏大自然有功!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科学家便名正言顺地把“人类万能”的旗帜高高举起。其中首先发难、最抢眼的是瑞士科学家。据2007年《都市消费报》第971期报道:瑞士科学家提出计划,八年内制造出“人类大脑”。也就是说,雄心勃勃的瑞士科学家,要在2015年完成此项计划。对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孙久荣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大脑内有两种细胞:负责信息传导的神经元细胞和辅助信息传导的胶质细胞。人脑内神经元细胞有一万亿多个,而胶质神经细胞又是神经元细胞个数的几十倍。如此多的细胞要重造,是相当困难的。连接这数以十亿计的神经元和神经之间的突触就更多。而且这些起桥梁作用的突触是随着人的学习、记忆终生可变的……”最后,孙教授说:“人类能在短期之内弄明白意识产生的科学原理就是伟大的成就了。‘复制’人类大脑,其路漫漫。”对于这则报道,笔者评论上曰:人脑细胞是活的,入类不能像制造机器零件—样造出活的细胞来!
没多久,就有一位美国科学家透露信息:只差一步,就能制造出一种生物来。
果然,2010年5月22日,《参考消息》转载英国《泰语士报》网站5月21日文章。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创造出人造生命。
报道说,负责绘制人类基冈图谱的生物学家克雷格、问特尔昨天宣布,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细胞已经制造成功。
根据报道,文特尔的“人造基因组被植入一个亲属细菌(山羊支原体)。这样一来,由它‘重启’的细胞就受控于合成基因组,变成了另一个物体。自那之后,这个细胞,已经分裂了超过十亿次。”
报道中说的“人造基因组被植入一个亲属细菌(山羊支原体)”已经令人生疑,更重要的是,“这个细胞已经分裂了超过十亿次”这个关键内容。人们知道,细胞分裂,意味着细胞的几何增殖。别说十亿次,就算五千万次数目也是可观的,为什么不拿出该细胞分裂五千万次或一亿次的照片来?这不是有意“忽悠”世人吗?
记得笔者在报上看到欧洲科学家克隆出……一头小牛的新闻时,曾写下一则感言:
克隆术的成功,只是表明了动物细胞具有胚胎结构的精妙性、新陈代谢的复杂性和生命活力的顽强性。如果有入以为人类能够人工合成具有此“三性”的细胞,最终将把科学引入歧途。
其实,任何科学,都跳不过自然规律这座“五指山”。面对像“人造大脑”、“人造生命”这样的爆炸性新闻,笔者显得非常平静,只想说出两句话作为本文的尾声:
新陈代谢是生命现象的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不能创造、仿制或模拟的。人类并非万能!
2010年7月24日
作者: 黄天火 时间: 2011-3-3 19:46
“大爆炸”论该休矣
张桂
笔者在《关于“几克物质大爆炸形成宇宙”的质疑》一文中,已经从时间、空间、物质三个方面阐述了宇宙无限的本质,批驳了“大爆炸"论的荒谬论点。然而,笔者不是名人,在拜倒于名人脚下的报刊上根本没有发言权!几年前,有个文化单位向笔者征集“名人名言”稿,笔者虽非名人,但为了应酬,写了几则,均被采用,其中一则曰:
重名轻实,是世人的通病,真理的大敌,人类的悲哀!某些宇宙论的伪科学,正是在赫赫威名之下,招摇过市的。
未曾想到,这些年来,“大爆炸”论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愈演愈烈,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大概“大爆炸”论者也意识到,不具备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那三克物质“想”爆炸就爆炸,实在难圆其说,前些年,就有一位科学家提出,给那三克物质施加多少多少的压力,它就会大爆炸。此论一出,真够热闹!就有欧洲一批科学家制造了四台世界上最大的、价值三十八亿美元的强子对撞机,要在距离二十七公里的隧道上实施对撞,模拟宇宙大爆炸;为了记录这次对撞效果,还制造了四台据说每秒钟能计算四亿次的计算机,其作派之高昂,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
其实,在那些科学家宣扬以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之时,欧洲有识之士就指出:对撞机什么也不会撞出来。
看来,是物理学、化学太发达了,使得一些科学家竟变为蠢材!那三克物质,给对撞就能发生大爆炸,不对撞就不能发生大爆炸,那么请问:当初,谁帮宇宙制造对撞机?那三克物质大爆炸,就能炸出一个宇宙来,按照这个比例,你们在地球上模拟宇宙大爆炸,岂不是把地球炸成粉末!
幸好,对撞机对撞之时,并未发生什么大爆炸,更未产生什么“黑洞”,倒是得出这个“数据”,那个“证据”来。比巫婆口中念出的神还要神千万倍!
“大爆炸”论者一味强调的是空间。第一次大爆炸,炸出一个宇宙空间来;据他们说,后来,宇宙还有多次自动膨胀。手中拿着物理学,却说出反物理学的话来。物理常识告诉我们,物体膨胀是需要动力、需要能量的。你们说宇宙自动膨胀,什么是其动力,什么是其能量呢?那三克物质第一次大爆炸能炸出一个宇宙空间,其能量已经不可思议,它怎么还能多次产生能量呢?
“大爆炸”论者总是闭口不谈物质。无比庞大的星系,难以计数的星体,大爆炸后是怎样形成的?那三克物质大爆炸后变成粉末,这些粉末怎样跟别的粒子、量子相结合,变成星体、星系呢?对此,“大爆炸”论者讳莫如深!
笔者认为,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是经不起稀释的。比如说,你拿三克眼镜蛇胆液倒入太平洋中,就说,如今,太平洋的水已经变成蛇胆液啦!这不是闹天大的笑话吗?又比如说,光的速度是三十万公里/秒,你根据这个长度,把一秒钟分成几万亿微秒,以此来说明时间的精密度和无限分割性,会有人赞赏并认为有意义吗?那三克物质大爆炸之后,无论变成怎样的微粒,要跟别的粒子、量子相结合而成为星体、星系是不可能的。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时间、空间、物质,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大爆炸”论者既然论宇宙的诞生,为什么避开那三克物质的形成过程?
笔者在《关于“几克物质大爆炸形成宇宙”的质疑》一文中,回忆一九五三年六月的一天夜里,因被炸雷声震醒而萌生大爆炸形成宇宙的构想。较 详细的思路是:一团无比巨大、类似岩浆的热团在飞速旋转(可以解释为新生事物诞生前的萌动),外围是广漠的粉尘状冷物质(可以解释为混沌未开),热团飞速旋转,产生强大磁场,使冷物体被吸引而突然靠拢,便发生大爆炸,热团向四周飞溅,形成各种星体……如果当时笔者是大名人,这种“大爆炸”论也许早就谬种流传!后来,笔者是怎样推导,最终推翻了“大爆炸”的设想呢?推导的内容是:大爆炸时小热团向四周飞溅,变为星体,可以解释物质的问题了;可是,大爆炸日寸小热团向四周飞溅,其射线是直线,后来怎样转变为弧线而有规律的运动、像太阳系的运动呢?无法阐述。于是,笔者否定了自己的设想,亦即“大爆炸”诞生宇宙的观点。反观格奥尔基(乔治)·盖莫夫的“大爆炸”论,他能够迥避上述这种推导吗?
“大爆炸”论者无法自圆其说,只好故弄玄虚,以糊弄世人。请看(2008年)美联社9月10日以《最大对撞机成功完成首次实验》为题的报道道中的一段话吧:
CERN(笔者转注:即欧洲核研究组织)的系列实验可能会揭示有关“暗物质”、反物质以及空间与时间的隐蔽维度的更多情况。它也可能会找到一种假想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证据。科学家们认为,希格斯玻色子给所有其他粒子提供了质量,因此在宇宙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读罢这段“美文”,头脑清醒的人也差不多变为糊涂虫啦!奉劝这些科学家,珍惜自己的赫赫威名,回到诚实酌坐标上来吧!
“大爆炸”论,该休矣!
201 0年7月l 9目
怪!9.9级变6.8级
张 桂
笔者在《再揭地球十一大谜》一文中,在揭示2004年l 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9.9级大地震并引发几千公里大海啸之谜以后,写下这样一段话:
令关心科学的人们纳闷的是:人类史上如此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之后,为什么没看到任何国家派专家或科学考察船到受灾地区作实地考察,如实告诉人们,为什么受海啸之灾的地区海平面会提高?这实在耐人寻味啊!
科学应该是最无私的,但它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因为科学最怕的是事实。.如果你创立了某种理论,某种学说,最终被事实所推翻,你只能老老实实承认错误,而不能保持沉默,因为科学家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诚实!
大凡关心世界大事的人,都记忆犹新:2004年苏门答腊岛大地震发生之时,定为里氏9.9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地震部门、任何一位地震专家提出异议。但为什么不派专家、不派科学考察船到受灾地区作实地考察呢?说白了,是因为传统的亦即现行的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无法解释印尼大地震的独特现象:海啸,只向正西方向推进,并推进约五千多公里,受海啸之灾的地区,海平面都提高了。
不到受灾地区作实地考察,这种反常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科学家队伍中,缺少勇手面对实际的人。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给予他(她)们崇高的荣誉和优厚的待遇,致使某些人的眼睛,已经从正常的部位移到了头顶!更恶劣的,他(她)们认为,他(她)们解释不了的地质灾难,世界上也一定没别的人能够解释!
实际上,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恰恰证明了笔者关于岩浆定向流动(自东往西流)的理论是正确的。经过综合研究,笔者于1987年发现地球内部岩浆的运动规律,即岩浆每时每刻都自东往西奔流:并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推断:赤道和赤道附近存在一条速流沟。怎样传递这种科学研信息呢?笔者于2001年11月将《地球十二大谜与地震》、《澳大利亚跟格陵兰岛为何“骨肉分离”?》等文印成小册子(书名为《地球十二大谜与地震》)寄给全国各省地震局和六十多所大学的图书馆。由于科研环境恶劣,.由于人们戴着“名”字跟镜看科研,笔者得到的回报仅仅是“冷遇”!然而,不管你给张某怎样的冷遇,赤道速流沟中的岩浆却永远是热的!它在印尼大地震地层断裂之后,从裂口向正西方向奔流,推动海水,成为一泻五千多公里的海啸!把那些大名鼎鼎的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推得张口结舌!
本来,那海啸把你推得张口结舌也好,手足无措也罢,只要你张开科学家的坦荡胸怀,敞露你科学家的高洁心扉,老老实实承认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残酷的地质灾害,也就罢了;偏偏来个偷梁换柱、信口雌黄! 2009年12月26日晚,笔者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看到女主播员说:今天,人们纪念。东南亚大地震五周年,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东南亚发生了6·8级地震……
怪哉!是女主播员自作聪明,把9.9级改成了6.8吗?看来不是!是撰稿人把数据弄错?看来也不是!始作俑者是谁呢?笔者没有当日的国外资料,不敢妄断。唯一的解释是:那些不敢面对事实的科学家,以为人们健忘,把9.9级改为6.8级,这样,就为他(她)们当时不到地震灾区作实地考察找到了“正当”的理由。然而,他(她)们这样做,却藏头露尾!难道6.8级的地震,能造成五千多公里的海啸吗?你能作出符合科学逻辑的解释吗?
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科学家本来应该做诚信的楷模,却使出偷梁换柱的招数,只能让有识之士痛心疾首!
作者: 六月飞雪 时间: 2011-3-3 21:16
乔贤的骄傲!{:5_287:}
作者: 江南野草 时间: 2011-3-6 16:16
乔贤人的自豪
作者: 黄天火 时间: 2011-3-6 17:59
乔贤人的榜样!
作者: 张丽 时间: 2011-3-9 20:27
深奥
作者: 明泰 时间: 2011-3-12 13:07
这份资料真的很不错,
作者: 黄天火 时间: 2011-3-12 13:36
最近日本地震牵动着张老师的心,真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张老师预测在云南地震后将会在西藏有地震,如果预测正确,这将是科学上的一个大震荡!
作者: 杨柳风采 时间: 2011-3-21 19:08
十几年前曾听说张老师在写小说。没想到他却是在研究地球,作为一个门外汉,有如此精神,鄙人很感动。
十几年前,也是南宁某高校的一位老师,经过研究,作出预言:广西以后将是亚洲的交通枢纽。那时,许多人都不相信。今天这个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但愿张老师的心血能得到有关人士的重视。
作者: 覃淑磊 时间: 2011-3-23 20:58
但愿张老师的心血能得到有关人士的重视。
欢迎光临 乔贤论坛 (http://qiaoxia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