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公布2010年度水产种苗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结果,抽查结果显示违禁药品使用依然普遍,其中硝基呋喃类水产禁用药成为抽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抽查不合格的35家单位中,有27家被查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
农业部早在2002年就将硝基呋喃类药物列入到水产禁药范畴。为何硝基呋喃类药物仍普遍存在?此类药物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有处于养殖第一线的生产者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表示:“这个药既有效又便宜,而且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也只能继续用了。”
治疗肠胃疾病有特效
“我敢说,只要是有育苗的虾苗场都会用硝基呋喃类药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虾苗场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硝基呋喃在虾苗场十分普遍,可以算是行业内众人皆知的秘密。“在养成阶段还可以用其他药来替一下,但是在育苗场,必须得用这个。”他给记者解释,虾苗时期很容易出现肠胃疾病,而用硝基呋喃防治效果是最快、最明显的。
据了解,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某些真菌和原虫均有作用,曾经在养殖业中较为广泛使用。由于呋喃类药物使用后,代谢产物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存在,且被认为存在致癌的潜在风险,各国均严禁使用,目前欧盟、日本的检测限已低于1ppb(即每公斤产品中,要求硝基呋喃含量低于1微克)。我国2002年发布的《食用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公告第193号)已明令禁用,2003年又将水产品硝基呋喃代谢物纳入残留监控计划中。
虽然被禁,但是由于硝基呋喃在治疗动物肠胃疾病方面的确快速有效,使得很多虾苗场难以摆脱对其的依赖。某种苗行业人士对记者透露,硝基呋喃确实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用药粉兑水溶解,往池里泼洒即可,可根据病情决定使用时间。该人士还透露,可以说没有硝基呋喃基本上就育不了苗。做标粗可以忍着不用或者用其他药替代,但是育苗不能不用,其他药效远不如硝基呋喃来得快速、有效。
硝基呋喃替代品难寻
在被明令禁用的前提下,硝基呋喃类药物为何依然被广泛使用?除去药物本身的效果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同等药物可供替代。
“像呋喃类药物,在治疗肠胃方面的疾病确实很有效。”曾经做过几年虾苗,如今在江门开虾药店的张奇(化名)告诉记者,养殖户一般在投苗30天后,将呋喃类药物拌在饲料中进行投喂,每25公斤饲料中加入100克左右的药,在经过4—6次的投喂之后,基本上可以控制虾在肠胃方面出现的症状。“而育苗阶段则更多的是出于预防考虑,使用量一般减半。”
虽然效果明显,但是迫于国家的规定,育苗场以及养殖户也开始寻找其他可供选择的替代药物。张奇介绍,呋喃类药物也有替代品,泼洒的话也可以用氯制剂、溴制剂代替,内服可以用氟哌酸(诺氟沙星)、新霉素(弗氏霉素)、复方新诺明(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替代,但是这些药品的效果都不如呋喃类药物来得快。除此之外,低廉的价格也成为呋喃类药物禁而不止的原因之一。“瓶装的痢特灵(呋喃唑酮)一瓶(100克)就10来块钱,又便宜又好用。”
既然已经成为禁药,硝基呋喃类药物如何到达水产养殖者手中?面对记者的疑问,定州荣鼎水环境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刘远新给出这样的答案。“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而且这个药只是在水产养殖这里被禁了,畜禽和人使用上还没有禁,很容易买到。”
中山、珠海等地一些虾苗场老板也印证了刘远新的话。“渔药店买不到呋喃类药物,养殖户去人药店买一瓶,用五、六次就可以控制病情了。”也正是因为存在多种获得药物的渠道,渔药企业也失去了研发替代品的动力。“企业如果新研发一种替代药,需要很大投入,而产品也没有价格优势,谁愿意做?”刘远新说。
硝基呋喃易产生耐药性
按照很多资料的描述,硝基呋喃被发现有致畸、致突变和可疑致癌的风险,世界各国普遍禁止作为食源性动物药物使用,中国农业部已将其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中,而硝基呋喃类化合物是用于人类和动物的广谱性合成抗菌剂,主要包括4种化合物。
我国的罗非鱼、虾、鳗鱼等水产曾经多次被检测出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严重影响出口。最著名的事件当属2007年,美国FDA针对中国五种水产品的“六月禁令”,硝基呋喃也是美国方面质量监控指标之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印庚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硝基呋喃会“致癌”,有言过其实之嫌。他告诉记者,这类药物成人每次可口服100毫克,每日3-4次。因此,在正常食用水产品的情况下,硝基呋喃类致癌风险应该并不高。
据了解,国际癌症研究组织对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致癌早有评估:用大剂量硝基呋喃类物质饲喂大鼠及小鼠,可观察到动物胃癌、肝癌及乳腺癌发病率增高,但无对人致癌的任何证据,因此将它分类为“可疑致癌物”。
王印庚告诉记者,呋喃类药物被禁用的真正原因是担心人长期食用后产生耐药性。雷霁霖院士也曾在公开场合指出:硝基呋喃类药物也就是人们常用的药物——痢特灵,在水产方面禁用,目前在临床上仍为人用处方药。
“我觉得抽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中山一位虾苗场老板说,养殖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养殖观念和养殖模式上,“如果大家都能适当降低养殖密度,选择健康的养殖方法,病害就不会这么容易暴发,药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